塞舌尔投资法律风险分析

信息来源: 商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2-04 10:23 浏览次数:

塞舌尔欢迎外来投资,其较高速的经济增长和较高人均收入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机遇,但当前的政局变动及经济改革也对投资者构成潜在的风险。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成功的比例数仍然偏低,很多中国企业出海付出了巨大代价,教训非常惨痛,投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盲目投资风险

部分中国企业在外投资时,有时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可能对该项目并不了解,即冲动投资。项目前期法律调研对项目成功顺利与否十分重要。中企在对外投资前务必进行全面深入的法律调研,及时发现法律障碍,从而有效避免投资损失。

商业调研不充分主要是指对影响投资项目成功的各种商业条件是否具备的情况判断失误,从而导致决策失误,投资失败失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建议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前全面仔细罗列影响投资成功的各种商业条件并进行实地考察、详细科学分析论证,不可大意,更不能遗漏。

社会环境调研不充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前进行法律、商业、社会环境等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极其重要。建议中国企业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困难意识,在自己全面调研的同时聘请专业的国际国内商业和法律等中介机构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可行性研究,对影响项目成功的全部必要条件和要素进行罗列并重点分析评估,否则,一旦投资失败,后悔莫及。

二、尽职调查不充分

在项目可研通过之后,还要聘请国外、国内中介机构对投资或收购标的进行深入尽职调查。中国企业因尽职调查不充分、不到位,或者在尽职调查阶段风险判断失误而失败失利的案例也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去,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非常重要。尽职调查至少涵盖法律、财务、税务等方面。此外,尽职调查,一定要中国的律师和财务顾问参与,因为,外国律师等中介机构为了挣到服务费而有促成交易的倾向。此外,中国企业所聘当地律师或会计师与目标公司或合作伙伴均在境外当地,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熟人等私人关系,很难查明,一旦具有某种紧密关系,中国企业所投项目就非常危险。

三、商业判断失误

因商业判断失误而导致境外投资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特别是石油、铁矿石和煤炭等大宗商品在前些年处于市场高位时的收购项目,近年来普遍因市场低迷出现群体性亏损。建议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准确把握所属行业的经济周期或生命周期,不宜对行业趋势做乐观判断。

四、不重视合规建设

中国企业在设立或收购当地公司后,应该立刻聘请当地专业律师,在当地专业律师的建议下依法合规开展经营,切忌为了节省费用而不聘当地专业律师,否则代价极其惨重。部分中国企业往往认为搞定了外国政府就搞定了一切,但获得政府支持,并不等于可以不按照当地法律规则办事。建议中国企业入乡随俗,学习并按照当地思维和风俗习惯处理境外投资事宜,否则会引起当地抵触、反对,甚至处罚,遭受损失。

五、战争

一旦投资所在国发生战争,中国在该国投资损失是普遍和巨大的。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尽量不要前去政局不稳定或被联合国或美国制裁的国家等存在潜在战争风险的国家去投资。如果去投资,要履行适当的法 律手续并注意购买投资保险。此外,对于没有与我国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建议通过有与投资东道国有投资协定的国家中转。

六、其他因素

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其他因素包括国家关系紧张升级,政府信用、换届、征收或国有化风险,以及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劳工、 税务等方面,由于篇幅限制,恕不能一一列明。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塞舌尔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