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降关税后,美国市场反映如何? |
|
信息来源:
信息服务部
发布时间:
2025-05-20
09:31
浏览次数:
|
|
关税窗口期,美国企业掀起“抢运潮”,一船难求情景再现。现金流压力、物流成本的增加,对供应链稳定带来哪些挑战?来看相关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 抢运背后尽显焦虑 中美为关税按下90天“暂停键”,美国出现“抢运潮”现象,不少零售商提前备货。当前,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飙升,远超疫情期间创下的高点。这些策略对美国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害,企业无法预测未来进口关税变动,难以调整投资及供应链。众多公司不得不选择下调销售和利润预期。文章指出,只有政策稳定,美国经济才能回归最佳活力状态。 美国《纽约时报》 囤货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压力 最新报告显示,4月份,全美小企业乐观程度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与大型零售商相比,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小企业利润率相对较低,依旧无力承受已经大幅调降的关税。企业成本在上升,销售额却在下降。为年底销售旺季备货的现金流压持续攀升,他们只能放弃推出新产品、砍掉低价产品、并考虑裁员。这意味着,可支配收入较低的消费者将面临最严重的商品短缺问题。 路透社 抢运或导致港口拥堵 美国企业备货时间紧张,夏季和返校季商品的订单难以完全保障,数百家公司同时抢运货物可能导致港口拥堵。分析称,这场关税博弈体现出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尽管地缘政治充满不确定性,但跨境贸易的大趋势,以及中美经济的互补性仍在发挥作用。随着国际海运价格飙升,部分航线集装箱告急,全球供应链或陷入新一轮动荡,对价格和生产造成持久且深远的影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不确定性是最大挑战 美国一开始抡起“关税大棒”,有意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结果是扰乱供应链,推高贸易成本,对通货膨胀构成压力。中美寻求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凸显双方对市场的重新考量。文章称,初始关税造成的市场混乱与货运波动仍未消散。从“停航潮”到“抢运潮”,激增与骤降都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贸易环境改善程度取决于后续政策走向。 特朗普威胁沃尔玛 让其“自己吞掉关税” 当地时间5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抨击零售巨头沃尔玛。特朗普称,沃尔玛不应该再把涨价的原因归咎于关税。沃尔玛去年已经赚了几十亿美元,远超预期。它应该“自己吞掉关税”,而不是把成本负担“转嫁给顾客”。 此前,这家美国最大的零售商警告称,由于受到关税的影响,将不得不涨价。在特朗普发文之后,沃尔玛方面回应称,公司一直在努力将价格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且这种做法不会停止。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利恩5月15日曾表示,在零售利润空间狭窄的现实情况下,即便是在宣布的关税调整措施后,沃尔玛也无法消化关税带来的所有压力,更高的关税将导致更高的价格。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约翰·雷尼也表示,消费者很可能在5月末开始看到涨价出现,而6月份价格上涨肯定会更多。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央视网、中国经济网、第一财经、央视财经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之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内容供读者参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