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商情
融入全球供应链?先融入中国供应链 印度“含中量”越来越高了

信息来源: 信息服务部 发布时间: 2024-09-09 12:07 浏览次数:

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追求所谓的“供应链多元化”,印度成为热门的“制造业对冲基地”。但美国媒体发现,印度在贸易上日益依赖中国,并对美国贸易战略构成挑战。

数据显示印度生产越来越依赖中国进口

根据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对贸易数据的分析,随着近些年来印度扩大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板和药品的生产,该国对于中国进口的依赖程度也进一步提升。根据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GTRI)的统计,印度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增速,达到整体进口增速的两倍,目前几乎占到印度进口的三分之一。

其中增速越快的行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加速越快。

例如印度工业联合会表示,印度接近三分之二的电子元器件进口都来自于中国,涵盖电路板、电池等。GTRI也表示,过去5年里,来自中国的此类进口翻了3倍。

同样作为仿制药出口大国,印度也更加依赖中国的制药原材料。统计显示,过去5年里,印度从中国进口的药品原料和中间体增速超过50%。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各行各业:印度纺织业正在加大进口中国纱线和面料的力度,印度汽车制造业也在加速中国零部件的进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光伏组件自2022年后对美出口激增,也带动了对中国原材料的积极需求,2021年至2023年,印度从中国采购了一半以上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对于印度来说,依赖中国不可避免”

印度一直在努力生产自己的零部件,但仍依赖中国的专业技术。目前,印度工业界代表敦促政府放宽对中国技术人员的签证限制,这样印度人就可以使用中国机械制造智能手机、纺织品甚至鞋子。

印度手机和电子协会帮助推动了印度政府向中国技术人员发放更多签证。该协会主席潘卡吉·莫辛德鲁说:“即使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未来至少五年间,印度仍需要中国,以便能够将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大规模的(中国)替代品。”

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阿南塔·纳格斯瓦兰也提议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他的办公室最近在一份报告中称:“为了促进印度制造业并将印度纳入全球供应链,印度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纳入中国的供应链。我们是完全依赖进口,还是部分依靠中国投资,这是印度必须做出的选择。”

印度财政部7月发布的年度经济调查报告指出,为了促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印度有两个选择:多从中国进口,融入中国的供应链,或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报告称,印度还无法完全替代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更多的中国直接投资将为印度带来几个好处,例如改善本土制造业和出口状况。

印度政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2023至2024财年,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1184亿美元,高于美印。印度对华出口166.5亿美元,自华进口1017.5亿美元,贸易逆差超过850亿美元。

印度或正面临制造业危机

过去十年来,印度的崛起重塑了地区和全球格局。一些分析人士预测,到2027年,印度将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丰富的基建成果、飙升的股市和不断增长的移动制造都说明,印度经济正在发生充满活力的转变。

然而,在“印度制造”倡议提出后的十年里,印度在全球工业产出中所占比重一直处于2%至3%的水平,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几乎没有变化。鉴于大选后经济改革前景暗淡,印度欲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雄心壮志难以令人信服。

印度储备银行前行长拉古拉姆·拉詹明确表达了对政府牺牲服务业、执意扩张制造业的担忧,警告称这将剥夺印度工人的工作机会,长期来看将破坏经济增长。

拉詹对印度制造业的悲观看法是有道理的:国际上供需失衡,加上产能过剩,限制了全球需求,印度的制造业已经几乎没有扩张空间。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其他新兴经济体也在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这加剧了与印度的竞争。

印度的经济格局呈现明显割裂。一方面,印度拥有生产率高、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正规部门,这些部门仅雇用10%的劳动力。其中,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和制药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些行业主要位于城市,它们吸引技术工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割裂。另一方面,高达90%劳动力仍然被困在低生产率行业,如农业和城市的非正式活动。

这种两极分化正在阻碍印度经济抱负的实现。今年,印度经济急剧放缓,据法国《回声报》网站近日报道,印度本财年第一财季(2024年4月至6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这一增长率低于各种预期,印度央行的预测值为7.1%。这表明,印度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事实上,这是印度15个月来最低的季度增长率。上一财季的增长率为7.8%。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观察者网、财联社、参考消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