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滨海新区发挥贸促职能 推动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 |
|
信息来源:
绍兴市贸促会
发布时间:
2025-09-10
16:53
|
|
2025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绍兴滨海新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稳外贸、优结构、强动能”为主线,积极发挥贸促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为绍兴经济的稳健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一)深化国际合作,区域影响力持续提升。积极响应市贸促会工作部署,新区持续深化与国际商会、行业协会的合作,新增绍兴国际商会理事及会员单位30家,涵盖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区内企业与全球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拓宽了国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陪同市贸促会深入调研服装、医疗器械等产业的10余家重点企业,了解企业在外贸、外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市场拓展、技术升级等方面的难题,显著提升服务效能和企业满意度。 (二)聚焦企业赋能,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组织区内巴鲁特等重点服装企业前往杭州、泉州、厦门等地服装头部企业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等方式,让企业深入了解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智能化管理模式和创新营销经验。强化涉外法律服务保障,建立“贸促法律护航”机制,联合专业法律团队为欣墨科技、启利兴光等企业提供涉外法律咨询等服务,协助企业防范国际法律纠纷,切实增强了企业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抢抓政策机遇,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组织企业参加3场外贸拓市专题解读会,通过行业专家详细解读政策细节和贸易规则,通过精准指导,推动企业利用政策红利拓展新兴市场。充分发挥贸促平台优势,搭建企业跨境合作桥梁,推动浙江捷发科技与俄罗斯依利姆集团深化合作等境外投资,鼓励企业“走出去”。依托绍兴综保区公众号,每周发布外贸解读、市场动态等重点信息70余条,为企业把握市场趋势、制定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 (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外贸企业成长。组织 80 多家中小微外贸企业参加业务培训会,内容涵盖出口退税、外贸企业工厂转型、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等多个关键领域,邀请税务、外办等部门及业内资深专家和知名涉外律师授课,帮助企业提升业务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了企业出海的信心和实力。积极联系上级部门、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努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商事纠纷和贸易难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存在问题 (一)国际资源整合力不足。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行业标准修订等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高端品牌培育体系不够完善,品牌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 (二)数字服务覆盖面不足。服务模式缺乏智能化服务平台和数字化工具,服务模式仍以传统线下为主。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力较弱,制约服务精准度。 (三)项目落地效率待提升:境外投资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受地缘政治、审批流程等多重因素影响,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部分项目推进速度滞后于预期。 下步计划 (一)强化国际资源整合,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积极与国际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开展交流合作,参与各种国内外经贸活动,展示新区的产业优势、创新成果和投资环境,提升新区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新区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全方位宣传新区企业和产品,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营造良好氛围。 (二) 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贸促服务模式。联系市贸促会及中国信保等平台,运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推荐、客户匹配和风险预警等服务。针对企业在跨境电商运营、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新兴领域的需求,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贸促服务水平。组织内部业务探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外贸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市贸促平台资源,积极向企业推荐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法律等领域专业人才。定期调研企业,倾听企业诉求,以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在全球经贸领域行稳致远。 展望未来,绍兴滨海新区将继续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持续创新贸促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新区经济繁荣发展和绍兴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