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调解“架心桥” 暖心服务显效能
  • 日期:2025-04-03 16:44
  • 来源:杭州市贸促会
  • 浏览次数:

近期,杭州调解中心线上化解了一起跨境商品交易纠纷,既打破了地域壁垒,提供了高效、可信赖的调解方案,也让当事人感受到了“数字正义”的温度。

本案申请人为我国台湾省居民,2023年通过社交平台结识某商贸公司(被申请人),双方通过线上沟通达成某品牌电子产品交易协议。申请人预付全额货款后,发现收到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多次要求退货退款未果。因申请人长期居住台湾省,诉讼将面临举证材料需经海基会认证、司法程序复杂等困难,遂通过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线提交立案申请,案件随即转入杭州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

杭州调解中心肖瑞焱调解员受理案件后,通过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全面核查了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证据材料(含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并确认其已支付全部货款。被申请人未对交易事实提出异议且同意调解,但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绝立即全额退款,案件焦点转向分期还款的调解方案设计。

1.jpg

在电话沟通过程中,被申请人表示其经营困难,提出分24期返还货款,但申请人因2023年起持续协商无果已产生严重信任危机,担心被申请人故意利用分期履约方案拖延案件处理,强烈要求6个月内结清款项。调解陷入僵局之际,肖调解员引导双方从实际履约能力出发重新评估方案,并采取双向风险预警策略:向被申请人阐明若进入诉讼程序,其可能面临强制执行、征信受损等后果;同时为申请人分析,若不同意分期,坚持诉讼,即便胜诉也可能因被申请人名下无可执行财产而难以实际获偿,且跨境执行周期也很长。对于申请人的相关顾虑,调解员提出在调解协议达成一致后进行司法确认以保障协议履行。经过多轮协商,双方最终对18个月的还款周期达成一致,并由被申请人承担申请人支出的相关诉讼费用。针对申请人要求退回返厂维修产品的诉求,双方约定通过跨境物流+第三方质检机构联合验收模式,由鉴定报告作为责任划分依据,物流费用各承担50%。

本案特殊性在于司法衔接与线上调解的深度融合。针对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调解员联系法官特批线下人脸识别完成实名认证,随后通过云平台上传调解协议并直接申请司法确认,当事双方在线上签署和解协议的同时一并签署司法确认申请书,既省时省力,跨越了当事人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要求必须线下到庭,也为实际履约提供了司法保障,大大缩短了调解流程。目前相关物流验收流程均按约定完成,款项也正按期支付中。

杭州调解中心通过证据云端化、沟通即时化、保障体系化的调解“三板斧”为涉港澳台、跨境案件的数字化化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不仅守住了法律底线,更释放了司法温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