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直击,美“重振造船业”冲击全球航运,多家巨头警告 |
|
信息来源:
信息服务部
发布时间:
2025-04-02
10:42
浏览次数:
|
|
当地时间3月24日和2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两次就拟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等领域采取的限制措施举行公开听证会。美国政府试图以“重振造船业”为名,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停靠费。此举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引起多方批评反对,暴露出美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结构性矛盾,更将全球航运推向系统性风险边缘。 此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月21日宣布,计划对以下情况征收高额港口费用(某些情况下每次靠港费用甚至超过150万美元): 所有中国运输运营商在美国港口的停靠 所有中国建造的船舶在美国港口的停靠 所有在中国船厂订购船舶的运营商 所有船队中拥有中国建造船舶的运营商 此外,该计划还要求部分美国出口货物必须由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运输,并最终要求由美国建造的船舶运输。 行业反对声音强烈 多位美国不同业界的代表对所谓的“港口服务费”计划表达反对立场。美国航运商会首席执行官梅特卡夫表示,想要替代中国制造的船舶,不是“像点一下开关”那么简单的事。 美国最大的外旗集装箱航运公司Seaboard Marine表示,该规则的“意外后果”可能是让美国拥有的航运公司破产,同时将更多业务推向外国航运巨头。 Atlantic Container Line(跨大西洋航运公司)表示,如果该计划实施,它将被迫终止美国业务、关闭美国办公室、裁员并将船舶转移到其他市场。 佛罗里达州航运经纪公司Gisholt Shipping总裁Hans Laue警告称,USTR的港口费用“至少会导致数十家美国中小企业倒闭,数万人失业”。他甚至表示,“如果按提案实施,这可能会成为美国行业和公民的‘末日’。” 将对供应链造成毁灭性打击 海运作为国际贸易的核心通道,其成本与效率直接牵动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国际航运公会(ICS)警告称,美方拟议的举措将严重扰乱美国贸易并推高消费者价格。 有分析指出,有关举措一旦落地,不仅无法重振美国早已羸弱不堪的造船业,其农业、制造业和运输业也将遭遇重大损失,更将直接冲击全球航运网络,令全球供应链出现区域化割裂的情况。 目前数据显示拟议的费用可能影响到停靠美国港口的绝大多数集装箱船。这意味着政策一旦落地,可能引发运费暴涨、航线重构、港口拥堵等连锁反应。 全球供应链可能被迫割裂为不同阵营,而最不发达国家将成为最大受害者。这种人为制造的航运壁垒,本质上是将地缘博弈的代价转嫁给全球经济。Atlantic Container Line(ACL)首席执行官Andrew Abbott表示:“这将引发一场运费飙升,比新冠疫情期间的涨幅更严重,并对美国企业的供应链造成毁灭性打击。” 引发全球航运秩序破坏危机 美国此举打破了二战后建立的多边航运秩序,将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公平竞争原则置换为“长臂管辖”的霸权逻辑。地中海航运、达飞海运等国际巨头已明确警告,成本转嫁将推高全行业运费,最终由消费者承担通胀压力。 这种“美国生病、全球吃药”的模式,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更动摇了经济全球化赖以存续的信任基石,全球物流网络或将面临船舶滞留、货物延误、保险成本攀升等风险相互叠加的严峻局面。 美国这项强硬政策旨在“重振美国本土造船业”,然而据美国媒体测算,美国造船产能全球占比已不到1%。同时,美国建造一艘集装箱船的成本是他国同类船舶的数倍,且核心供应链早已不复存在。 当前,全球航运业并非只有美国这一种选择。国际航运公会的最新报告指出,航运企业为规避风险,已将16.4%的运力转向新航线。 或加速其自身经济的“失血” 美国重振造船业的意愿有可能加速其自身经济的“失血”,煤炭、农产品等支柱产业首当其冲:出口商因运输成本激增丧失价格优势,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可能被巴西、阿根廷迅速取代市场份额。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也可能螺旋式上升。 美国农业运输联盟代表美国农产品和林产品出口商,其表示:“运输成本的增加将迅速使美国农业产品变得难以承受和丧失竞争力。由于其他国家有充足的替代供应,美国农业产品的出口将被彻底终结。” 总结美国进出口贸易的最坏情况,美国船舶经纪与代理协会警告:“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如果征收最高额的港口费用,所带来的经济痛苦将波及美国经济的每个行业和每个家庭。”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LloydsList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