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商情
突发!11月24日起,德国将征收23%小包裹税

信息来源: 信息服务部 发布时间: 2025-11-21 09:07 浏览次数:

继美取消T86政策、欧盟提前敲定征收小包裹税后,德国也宣布对跨境小包裹动手了。

德国宣布对华跨境小包征收23%增值税

11月18日,德国联邦财政部发布通知称,自2025年11月24日零时起,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跨境电商小额包裹,无论货值多少,都需统一缴纳23%的增值税。

同时,随着该政策实施,德国还将同步取消此前“对货值低于22欧元货物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德国联邦财政部表示,新政初衷是遏制低质中国商品涌入,保护本土制造业。这一政策实施预计将使中国商品在德国的售价平均上升23%,削弱中国跨境卖家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德国财政部长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还补充道,跨境免税小包已对德国本土市场造成“不公平竞争”,新政策将“重塑公平的贸易环境”。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进入欧盟市场的低价包裹约46亿件,其中91%来自中国。其中,德国每年因免税包裹导致的增值税流失超过百亿美元。

德国零售协会数据也显示,受中国低价商品冲击,本国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的本土店铺已损失超8亿欧元营业额,这也是德国零售协会强烈支持新政的原因。

这两则内容一出,跨境卖家的成本无疑又增加了,以往那些依靠免税政策薄利多销的产品,如今必须提高价格保证利润,将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依赖“低价小包”模式的中小卖家,将迎来利润压缩和合规成本增加的双重挑战。

从美国到欧洲的急转

这场全球税收风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25年2月美国的政策转向。当美国取消T86快速清关政策后,Temu、SHEIN等平台立即启动战略调整:削减美国市场30%的广告预算,将运营重心紧急转向欧洲。

海关数据清晰地记录了这场大转移:2024年中国对美低价电商出口额231亿美元,而对欧盟为191亿美元;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这一格局彻底逆转——对美出口骤降至131亿美元,而对欧盟出口飙升至205亿美元。

这种突如其来的市场转移,让欧洲各国措手不及。德国在线零售商Zalando在公开声明中直言:“当我们的客户需要缴纳19%增值税,而跨境竞争者通过免税漏洞实现零税负时,这根本不是竞争,而是掠夺。”意大利时尚行业协会的控诉更加直白:“这关乎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生死存亡。”

跨境卖家:从依赖成本优势转向经营能力优势

面对政策变化,未来可持续的跨境路径将发生转向。

1. 定价模型必须重建

在未来的成本结构里,需要纳入:关税(按产品分类)、23%VAT(德国)或欧盟各国VAT、2欧元左右处理费、更高的合规成本。

2. 提前布局海外仓与IOSS

海外仓能切断“小包裹税务链路”,从统一进口变为欧盟境内分发,提高合规稳健性。

欧盟IOSS则适用于部分配送模式,但仍需注意清关效率。

3. 选择更具品牌力与溢价能力的产品

低价SKU将越来越难跨境。未来更适合做中高客单价产品;功能型、体验型商品;品牌化路线可提升溢价,稀释税务成本。安克创新在欧美市场的成功证明:通过专利技术与品牌建设,完全可以实现45%的产品溢价。

换句话说:竞争的重心在从“省成本”转向“提价值”。

这场全球税收风暴表面上冲击的是价格体系,本质上却在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精耕细作”的进化。当德国敲响23%增值税的警钟,当欧盟提前两年取消免税政策,当全球主要市场协同筑起税收壁垒,依赖制度套利的商业模式已走到尽头。

然而危机永远与机遇并存。那些率先完成合规化改造、供应链重构、品牌化升级的企业,正在这场风暴中构筑起新的竞争壁垒。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GGE出海、跨境电商头条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之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内容供读者参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