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2+N”展会体系,助力企业出海拓市场——2024年度优秀实践成果(三) |
|
今天“2024年浙江省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最佳实践案例和优秀实践成果”展示栏目推出瑞安市贸促会的案例:构建“1+2+N”展会体系,助力企业出海拓市场。 一、基本情况 瑞安市贸促会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发挥“小平台大作用”的职能优势,积极探索“1+2+N”展会体系,建成温州县域首个会展专业场馆,培育伊朗、沙特2个境外汽配专馆,立足瑞安特色产业,谋划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鞋产业链等“N”个本地专业展会,进一步助企拓市场、强品牌。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布局,下好统筹发展“一盘棋”。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深入调研,立足瑞安市情,撰写深度调研报告,明确瑞安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瑞安会展场馆建设——“临时会展场馆+永久会展中心”两步走的总体发展思路。二是注重科学评估。市委李坚书记对调研报告做出重要批示,分管副市长带队,历经半年,对全市适合办展场地进行大摸底,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多次评估,最终在10余个方案中选定临时会展中心用地。三是加强部门协同。从今年5月份市政府专题会议确定项目实施,到10月14日建成并举办首个专业展,仅用时4个半月。期间瑞安市贸促会主动站位,从项目谋划、选址、建设、运营进行了全流程指导。联合多部门,奔赴多个知名会展场馆、会展业龙头企业取经,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问题,确保项目跑出了“贸促速度”。 瑞安会展中心举办首个专业展 (二)精准施策,擦亮特色产业“金名片”。一是聚焦优势产业。瑞安汽配产业集群高度发达,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4000余家,年产值超700亿元,产业优势明显,境外参展占比高,企业对打造境外汽配展“瑞安专馆”呼声强烈。二是优选办展模式。境外自办展有“展中展”、独立的国别综合展、独立的国别专业展、独立的国际专业展等形式。瑞安基于县域经济客观实际,采用“展中展”专馆的形式,借助成熟的国际专业展会,提升参展成交率,切实惠及企业。三是精选目标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44亿人口,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以伊朗为例,当地油价低廉,汽车保有量大,汽配维修市场广阔,与瑞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市场定位高度匹配。 瑞安举办全国首个县级境外汽配展企业抱团出海抢订单 (三)多元整合,打造持续发展“生态圈”。一是用足政策挖潜力。瑞安将会展业激励措施纳入全市“1+9”惠企直通车产业政策文本。去年全市共扶持带动超500家次企业赴海外参展。二是立足本土抓产业。瑞安特色产业“枝繁叶茂”,拥有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鞋都·安全鞋名城、中国箱包名城、中国包装机械城等10余张国字号金名片,为培育专业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三是强强联合求共赢。温州国际汽配展是国内首个,通过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的专业汽配展,参展商超1200家,其中约一半为瑞安企业。瑞安作为我国汽摩配重要产业带,与温州汽配展主办方——温州现代集团强强携手,将于明年3月举办首届中国(瑞安)国际汽配展,预计将吸引超500家汽摩配厂家,2万多位专业采购商参展。 与温州现代集团强强携手打造首届中国(瑞安)国际汽配展 三、成效及示范意义 (一)助力城市形象积极出圈。“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通过本地高水平办展,不仅展示了瑞安城市风貌,助推餐饮、旅游、娱乐等业态繁荣,还将推动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为彰显城市魅力、提高城市开放度提供关键窗口。 (二)助力特色产业快速迭代。会展业连接着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在产业带“家门口”办展,可有效降低参展成本、提升交流效率,助推产业快速迭代升级。 (三)助力本土企业踊跃出海。海外专业展为“地瓜经济”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瑞安贸促聚焦企业期盼,率全国县域之先,打造中国首个县级境外汽配专馆,通过企业抱团参展、统一“瑞安制造”区域品牌形象,为瑞企深度参与国际贸易,有序推动外贸进出口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显示度高、辨识度强的县域境外自办展瑞安新模式。 统一“瑞安制造”区域品牌形象亮相国际展览会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