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商情
又一国 申请加入!

信息来源: 信息服务部 发布时间: 2024-07-30 10:11 浏览次数:

马来西亚总理府7月28日发表声明称,马来西亚已致函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俄罗斯,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名称来源于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组成的缩写词。因“BRICs”拼写和发音同英文单词“砖”(bricks)相近,中国媒体和学者将其译为金砖国家。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英文名称定为BRICS。

2006年,金砖国家外长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金砖国家领导人迄今共进行了15次会晤和9次非正式会晤。2023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作出金砖扩员的决定。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合作基础日益夯实,领域逐渐拓展,已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在经贸、财金、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智库、友城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

中马建交50周年

两国持续深入经贸合作

2024年是中马两国建交50周年,在过去的50年里,中马两国经贸关系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两国贸易始终保持高位运行。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自1974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往来实现飞跃式增长,贸易总额由建交之初的不足2亿美元到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903亿美元,进出口额分别达874亿美元和1029亿美元,占马来西亚对外贸易总额的20%,且这一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经过这50年的融合、发展与共筑,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越南。中国则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还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1世纪以来,中马两国签署多个双边、多边贸易协定,为两国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动能。在贸易结构上,中马两国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并呈现出机电产品、能源产品相关贸易频密等特点。截至2023年,机电产品、机械设备等中间产品是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原油、石油产品、天然气等则是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马来西亚分别是中国液化天然气和棕榈油进口的第三、第二大来源国。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扎夫尔表示,过去50年间,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促进了基础设施改善和制造业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马来西亚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出口的液化天然气、棕榈油和橡胶等产品也受到中国欢迎。未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24—2028年)》,两国在高科技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产业联系将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两国技术进步与创新。

中国与马来西亚已双向互免签证

马来西亚于2023年12月1日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此举是为了迎接2024年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

此前普通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需要申请电子签证,只有搭乘包机的中国游客,以及从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或文莱入境马国,并符合特定资格的中国公民,才能办理15天的落地签证。

作为“新马泰”之一的马来西亚,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2019年,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旅游超过300万人次,占马来西亚国际游客总数的近12%,为马来西亚创造了17.8%的旅游收入。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周士新表示,中马双方互免签证除了对旅游业利好,这种全面互惠的措施对于带动经贸发展,以及更多领域内的对接,都有积极意义。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央视财经、海外网、中国东盟商界、第一财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