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机制强队伍优服务,诉调解纷赋能企业稳出海——诉调对接创新实践案例(七) |
|
今天“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展示栏目推出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衢州市贸促会、常山县人民法院的案例:建机制强队伍优服务,诉调解纷赋能企业稳出海。 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衢州市贸促会、常山县人民法院双向联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与职能作用,建机制、强队伍、优服务,有效推动诉调对接多元解纷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系统联动“建机制”。 衢州市贸促会依托贸促系统“省市县三级联动”调解服务体系,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商会共享法庭”“商会调解工作室”等平台深度融合,构建“一站式”诉调对接机制,助力信息快速流通与资源有效整合。通过“县贸促会摸诉求,市贸促会审案情,省贸促会疏难点”的分级响应模式,确保涉外商事调解案件能够得到及时、精准的会商研判与指导跟进。畅通“诉前委派+诉中委托”和“特邀调解+司法确认”两条通道,既丰富了纠纷解决手段,又确保了调解结果的法律效力,共同探索建立一条符合衢州实际的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新路径。 常山县“共享法庭” 二是聚集资源“强队伍”。 多维度、多层次构建“一库一队一员”的调解体系,多元化、专业化建设调解队伍。“一库”:由28位涉外专家和国内专业律师组成衢州市小微企业公益法律服务专家智库,涵盖国际贸易纠纷、经贸摩擦应对、知识产权保护、对外投资风险防范等专业领域;“一队”:由贸促、外管、中信保、律所等单位组成外贸服务小分队,深入企业一线,帮助协调解决诉求;“一员”:由13名专业律师组成兼职调解员,帮助企业调解国内国际贸易纠纷,打破地域限制,增强调解灵活性与可及性。 贸促会带领律师走访企业 法院深入企业一线 三是多元解纷“优服务”。 畅通中国贸促会“贸法通”跨境贸易投资综合法律支援平台、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办理诉前引调案件,进一步拓展企业解纷渠道。上线“外贸预警通”产业预警信息智能发布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清单化、订制化的国内外产业预警信息。运用国际商会“敦促履约”的独特方式,函告海外客户按期履约,通过驻外使领馆、贸促会海外联络处与驻外商协会等机构,助力企业解决涉外纠纷。强化“法院增值服务一键预约”功能,上线专项诉讼辅导、早期中立评估、合同范本等法律服务,推动调诉衔接。开展“在线智诊”“专项巡诊”“专家会诊”等外贸风险防范应对专项服务,发布《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指引》《法律服务典型案例》,引导企业防范风险。实现“队伍共建、案件共办、资源共享”的涉外商事纠纷化解多元化服务。 《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指引》、《法律服务典型案例》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提升了涉外商事纠纷解决的效率与质量,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近年来,共受理涉外商事咨询300余件,成功调解商事案件50余起,其中诉前引调案件达15件,累计为衢州市企业挽回海外经济损失超过3500万元,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多次收到锦旗与感谢信。 锦旗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