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法院”诉调对接聚合力,涉外商事争议“一站”解决提质效——诉调对接创新实践案例(五)
  • 日期:2024-12-24 10:51
  • 来源:商法中心
  • 浏览次数:

1.png

今天“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展示栏目推出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绍兴市贸促会的案例:“贸促+法院”诉调对接聚合力,涉外商事争议“一站”解决提质效。

绍兴市贸促会和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贸促+法院”诉调对接、延长商法服务链条等形式,推动涉外商事争议“一站式”解决。

(一)多元联动,构建多元解纷机制

一是部门联动。贸促、法院、司法、信保联合签订《涉外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合作备忘录》,诉调对接机制初步建立。印发《关于建立涉外商事纠纷化解协作机制的意见》,明确协作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涉外法律查明功能与“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的纽带作用。以土耳其某客户诉浙江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为例,市中院查询相关涉外法律后,对土耳其某商会一份鉴定报告的证明力存疑,受市中院委托,贸促会对该商会的运作模式及产品质量鉴定资质进行核实并出具相关材料,为该案审判人员审慎认定证据效力、查清案件事实提供重要支撑。

1..jpg

企业赠送锦旗

二是区县联动。搭建以绍兴调解中心为主阵地,覆盖各区、县(市),辐射海内外的“1+6+N”平台(一个调解中心;六大调解联络点;N+服务点),构建“国内调解+国际联络”的调解模式。此外,贸促会与法院拟于近期设立“共享法庭”,深化诉调对接合作,提升解纷质效。

2.png

绍兴市贸促共享客厅

三是人员联动。充分发挥律师、兼职调解员等专业人员的作用,引导企业先调后诉。多家企业经律师推荐,由绍兴调解中心调解后达成和解协议。

3.png

现场调解纠纷,涉事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二)多点发力,丰富多元解纷模式

一是夯实专职调解。打造集咨询、会商、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独立办公场地,具有3名专职调解员,积极参与省市联动、跨市联合等模式的调解。

4.JPG

绍兴调解中心部分场所照片

二是做实专业调解。积极完善“专家库+兼职调解员”的两库人员建设,依托专家力量开展调解工作。汲取法院诉前调解经验,采取专兼职调解员协同办案的方式确保调解过程公正、专业、高效。如,通过专家在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上成功调处绍兴某公司与佛山某公司知识产权纠纷案,和解金额达48万元,并促成双方后续业务合作。

5.png

绍兴调解中心“专家库+兼职调解员”两库人员名单

三是探索联动调解。借助“1+6+N”平台,充分发挥海外联络点在法律查明、失联修复、纠纷化解等方面的作用,持续加强与使领馆、境外友好商协会的合作,释放1+1>2的成效。

(三)源头预警,减少涉外纠纷数量

一是加强事前预警。以“绍兴贸促”公众号为载体,发布全球贸易预警信息,普及涉外贸易相关法律。今年以来,共发布预警信息414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90次。

二是深化规范指引。编制相关指引,开展“十链百场千企万员”(绍兴地区)、投资培训等活动6场。通过重点企业专题辅导、重要行业规范指引、全市企业专业培训的“点线面”式“把脉问诊”,助力企业“出海无忧”。

三是开展走访调研。联合开展巡回式“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累计开展6场座谈会,实地走访50余家企业,听取近180家企业意见,建立企业问题收集、协调、反馈的闭环处理机制,并为企业一对一出具“体检报告”。

6.png

绍兴市贸促会召开企业座谈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