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双线协同 内外联动”机制,助力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诉调对接创新实践案例(四)
  • 日期:2024-12-23 12:01
  • 来源:商法中心
  • 浏览次数:

1.png

今天“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展示栏目推出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温州市贸促会的案例:建立“双线协同 内外联动”机制,助力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其中,涉外商事纠纷调解工作又以特有的省时、高效、不伤和气等优势,最切合企业维护权益、维系客户、维持发展的核心诉求,成为贸促与法院等多部门合作推进的重要法治建设事项。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温州市贸促会建立“双线协同 内外联动”机制,助力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走深走实。

一是实现诉调对接机制“大满贯”

温州市贸促会与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关于建立国际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暨多元解纷机制的合作协议》,制订《纠纷诉调对接操作规程》,设立国际商事纠纷“共享法庭”;与宁波海事法院温州法庭建立国际海事纠纷诉调对接暨多元解纷机制的合作协议,设立海事“共享法庭”,共同推动涉外商事海事纠纷多元化解。3月,浙江省高院、浙江省贸促会、宁波海事法院联合在温州召开全省涉外商事海事纠纷协同化解合作机制现场会,推广温州经验。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法院与当地贸促会先后建立诉调对接机制。截止目前,温州两级法院共向贸促会推送案件113件,已调解成功59件,多元解纷成效明显。

1.png

全省涉外商事海事纠纷协同化解合作机制现场会

2.png

温州国际商事“共享法庭”揭牌

二是全力打造集成服务“大平台”

中国贸促会温州调解中心作为全国最早设立的地市级调解中心之一,现有调解员32名,编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温州调解中心调解规则》,确保人员充足、运行规范。率先探索组织下沉,瑞安建立全国首个县级调解中心,在乐清、永嘉、平阳设立调解工作站,在14个商协会设立服务点。打造温州涉外商法助企云平台,建立104名专家的“温州市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团”,集聚法院、司法、商务、侨联、海关等众多国际经贸等领域专业力量,组建“温州国际经贸促进共同体”,为外贸企业提供多元、高效的解纷服务。中国贸促会温州调解中心永嘉工作站借助诉调对接机制化解某涉外商事纠纷案件,入选温州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及仲裁司法审查十大典型案例。瑞安有关工作入选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最佳实践案例和涉企服务“一类事”专题微改革案例,完成全国首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案件批量化解。

3.png微信图片_20241223115701.png

瑞安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三是护航企业“出海无忧”

“双线协同 内外联动”机制的建立,为涉外商事案件纠纷多元化解探索有效路径。通过诉调对接,有效实现了矛盾的多元化解,特别是畅通了法院与贸促之间的合作路径,为纠纷高效化解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贸促会能够发挥独特的专业优势,通过调解妥善、及时解决纠纷;二是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立案阶段,实现良好效果;三是有效缩短纠纷解决周期,既节省当事人诉讼成本,也提升了司法质效。在构建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系统工程中,实现了涉外商法队伍、机制、办案平台、外经贸企业规范经营体系建设等工作的有机统一,在“国际经贸促进共同体”成员单位的支持下,利用好“一站式”服务的优势,着力打造平台申报、热线援助、风险防范、纠纷调处、规范经营、摩擦应对等“一条龙”服务链,为企业开展国际经贸、投资等活动系上可靠的“安全带”。

5.png6.png

企业现场培训及走访调研企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