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投资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信息来源: 商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1-22 10:46 浏览次数:

随着洛伦索政府的改革步伐逐步加大,中安合作的机遇总体上将呈现出增多的态势。在双方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中国将继续在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给予安哥拉以重点支持,推动安哥拉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全面搭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快车,使中安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结合安哥拉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施政重点,以下三个方面有望成为中安合作以及中国对安哥拉投资的主战场。

其一,与周边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洛伦索政府的外交变革,特别是通过深度融入所在区域的合作机制,提升安哥拉政治地位的战略谋划,对安哥拉与周边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推动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性硬件前提条件,安哥拉继续加强与周边刚果(金)、刚果(布)、赞比亚、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的铁路、公路、航空连通将显得尤为迫切。中国是安哥拉最大的工程承包方,曾经先后中标改建过洛比托—卢奥的本格拉铁路、罗安达—马兰热的罗安达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构建了连接安哥拉内陆与大西洋沿岸的交通干线动脉。以这些工程为基础,建设通向周边邻国的公路、铁路连接线,将为中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其二,石油开采的上下游延伸产业聚集。短期内,安哥拉经济发展依靠石油产业驱动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应以该产业的深度开发作为推动安哥拉全面迈进工业化和现代化门槛的敲门砖。具体而言,中国在开展与安哥拉的能源合作进程中,可大规模推动国内石油化工产业的相关技术、标准、设备以及环保理念落地安哥拉油田采掘区附近区域或者邻近中心城市,率先形成健全的产业聚集。

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隆起地带,使安哥拉不仅成为南部非洲最大的原油输出国,而且成为配套化工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国,在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逐步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助推安哥拉现代化进步的合力。

其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长期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有限的人才全部集中于石油产业的问题,是限制安哥拉实现石油产业的升级发展以及承接多元化产业合作的最主要现实障碍之一。在中安合作全面深化的背景下,中方应在推进产能合作的过程中,利用中国国内或者当地的高教、职教资源,大力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并且在各个单体项目之间推动专业人才的信息共享为承载程度更高、范围更广的中安合作,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

洛伦索政府推动的安哥拉政治、经济改革,是非洲国家在充分总结20世纪独立以来发展道路成就和经验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发展的提质增效的新一轮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措施实施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基本已经触碰到了安哥拉原有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中长期遗留的顽疾,赢得了安哥拉国内民众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赞誉。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安哥拉在洛伦索政府执政期间有望释放出新一轮的发展动力。中国作为安哥拉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应该在推进中安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准确把握安哥拉改革释放出的红利,有效规避风险,同时结合安哥拉的优势与短板,提出因地制宜、顺应时代的合作项目、模式,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安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全新的内涵。

具体而言,为防范中国企业在安哥拉投资期间所可能遭遇到的法律风险,有以下若干点需要注意:

一、加强媒体沟通,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形象宣传

中国投资一方面改善了安哥拉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也遵守当地政府的规则。但是由于中方投资项目实施中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以及不重视与安哥拉当地媒体的沟通,使得一些惠民的善举没有被安哥拉民众所了解和认可,反而产生了误会,大大损害了企业乃至中国对外的形象。例如,中铁四局建立了净水厂,解决了居民饮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保证了居民的饮水质量,尽管这些举措得到了政府的肯定,但民众基本很少知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许多企业在安哥拉投资的农场砖厂等许多项目在当地雇佣率实际达到70%-90%,但是安哥拉绝大多数民众并不知情,在西方媒体舆论引导下,当地人笼统地认为中国公司只用中国人,认为中国对安哥拉的投资是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更严重的有香港中基公司(CIF)由于对外信息披露较少,在较长时间内以中国政府的影子公司自称,大肆招摇撞骗。不仅导致中资企业获得安哥拉项目得通过其转手而多付成本,而且使中国政府为此背了黑锅。因此如果不及时增加中资企业在商业和政治活动中的透明度,外界已然形成的怀疑和由此产生的恶劣影响恐怕难以消除。

这些情况不仅影响了中安外交,也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值得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在安中资企业应该引以为鉴。因此,中资企业可以考虑加强与当地的媒体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传媒、互联网等渠道实时发布相关新闻信息,提升企业对外沟通能力,提高企业整体形象。

二、增强中资企业风险意识,防范投资风险

因为中国对于安哥拉的投资是以国企为主,民营企业为辅。在此种情况下国企可以依赖国家支撑,他们有稳定的信息来源、雄厚的经济资本合作开发安哥拉市场。但是民营企业没有此种优势,大多数民营企业受限于企业规模,对安哥拉等非洲国家的国情研究稍显缺乏,对其中潜伏的各类投资安全风险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这使得民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缺乏一个健全的信息评估体系,从而在安哥拉市场运作中照搬国内经验,即依赖于高层政治关系。在面对安哥拉民间社会风险时,往往准备不足,对来自民间社会的风险要么看不到,要么视而不见。

民营企业是推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中流砥柱之一,从近些年的投资也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安哥拉的经济发展之中。因此建议中资民营企业在安哥拉开展投资、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投资前的调查,要分析、评估相关风险,在运营过程中要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自身利益,企业也应该积极利用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在安哥拉已经开展的既有项目也可以尽量弥补之前的空缺,强化风险调查和评估。中资企业必须了解的一个情况是,任何企业在社会责任以及管理方面的投入都必然会涉及更多的成本,但是如果慑于成本而不行动,那么企业就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并要承担因此带来的恶劣后果。

三、重视安哥拉法律,做到“合规”发展

安哥拉总统洛伦索自2017年9月上任以来,反腐败成为总统任期内的首要任务之一。安哥拉目前的反腐败调查较为深入,涉及面也广,既打虎,也拍蝇。截至目前,已有安哥拉前主权基金主席和前国家银行行长等八个重量级高官落马,中下层官员不计其数,营商环境较之过去有所改善。但是目前安哥拉仍然实行外汇管制,对外汇汇出非常保守。中国企业仍不可直接使用人民币在当地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中资在安哥拉经营的公司必须使用当地的银行以宽扎来支付所有的费用,因此在安投资的企业想要将所得利润带出安哥拉十分困难。并且2018版新《私人投资法》LIP中明确提到,投资者需为安哥拉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在投资过程中必须雇用安籍员工,向其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由于目前正处于安哥拉政府的改革时期,政府管理和投资相关法规变更的频率较过去有所不同,安哥拉政府目前反腐败态势不减。而每一个具体项目背后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因素,风险和不确定性都很高。中资企业应该重视和主动去了解安哥拉现行法律法规,恪守并遵照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的有关行为,在法规的框架下进行相关的商业活动,尽量避免出现与法规不符的行为,从而使企业能够做到合理合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避免浑水摸鱼给企业带来的法律和经营风险。

四、合理利用经贸资讯平台,促进相关资源共享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等“八大行动”,擘画了新时代中非合作美好蓝图。从经济互惠与共同发展方面来看,“贸易便利行动”提出扩大进口非洲的非资源类产品,加强中国与非洲的生产标准对接。中国制造企业可以借此加大在安哥拉的直接投资力度,建设一批生产性项目,提升安哥拉的制造业水平,助推安哥拉的工业化进程。从农林牧渔产业来看,新一届安哥拉政府期望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有关项目建设,推进安哥拉经济多元化。从电商行业来看,中国的中兴、华为等通信类公司已进入安哥拉电信设备市场开展业务,这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中方对安输送中国产品或是对华输送安哥拉产品都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中国电商企业可以抓住这一“蓝海市场”提供的机遇,积极开发海外市场。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八大行动”有关举措早日落地。中国与安哥拉还可以通过京交会、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多边平台,扩大中安双方的贸易往来,促进经贸资讯与经济资源共享,特别是利用中葡论坛等“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葡语国家合作的澳门平台,持续加强双方经贸合作交流。为进一步加强中安双方的投资合作创造更多的可能。中安两国企业应充分了解并利用中国澳门在中国内地和葡语国家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合作交流中的平台作用,借中葡平台来深化中安双方乃至与其他葡语国家间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相关重点合作项目的建设,从而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为中国内地、中国澳门与安哥拉等葡语国家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促进各方共同发展。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安哥拉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