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解纷 从一块吊牌中找到“密钥” |
|
一件衣服上的吊牌,看似不起眼,其实隐藏着门道,它或许是判定是否侵权的关键“密钥”。近日,杭州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就从一块背心吊牌中找到线索并顺藤摸瓜,成功调解了一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 该案申请人海南某服饰公司持有一款背心的外观设计专利权,被申请人王某某从第三方厂商进货同款背心后,在背心吊牌上贴印乙方的商标并在某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据此,申请人诉称王某某存在生产、销售侵害其外观设计专利权产品的行为,要求王某某与某电商平台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调解员收到杭州调解中心在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上的案件委派后,第一时间向各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送达调解信息、并告知相关权利义务,积极促成调解工作。 调解员在检索查询涉案背心专利及对案情细致研究分析后,指出该案关键在于王某某是否参与被诉侵权产品的生产行为而成为了专利法意义上的“制造者”。 调解员重点抓住背心吊牌这一“密钥”,结合王某某提供的吊牌上显示的生产厂家和其向该厂家购买同款背心的订单记录,可证明被诉侵权背心系第三方厂家制造,背心的设计也来自于该厂家,王某某属于购买现成的侵权产品后直接在该背心上贴上自己的商标牌子进行销售,贴印吊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产品合法来源、方便流通,其行为虽已侵犯了申请人合法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但王某某并未向该厂就被诉侵权背心的生产制造提出要求或提供设计方案。 根据现有证据,在后续诉讼中判定王某某属于“制造者”且存在生产行为责任的难度较大,申请人的诉求很可能不被支持。调解员以此为突破口,在一个月的在线沟通中多次释法析理,最终成功促使双方线上签署调解协议。申请人同意降低调解金额并在收到和解款项后申请撤诉,该案件至此圆满解决。 杭州调解中心成功破解了服装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痛难点,依托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的在线商事调解功能,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地区经济繁荣为已任,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的调解组织及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推动杭州地区调解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