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调解中心成功调解温州公司与尼日利亚客户买卖合同纠纷 |
|
基本案情 2023年8月,温州公司与尼日利亚客户达成协议,约定温州公司向尼日利亚客户出口一批货物,货款金额为40余万美元。由于双方此前已进行过数次交易,因此并未以书面方式签订合同,后双方对于付款方式产生争议,双方沟通协商,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致使交易搁置。2023年9月,温州公司向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温州调解中心(以下简称温州调解中心)提出调解申请。 调解过程 温州调解中心收到求助后,指派调解员马静处理此案。调解员首先对交易涉及的材料进行了审查,包括:双方此前的交易记录、沟通记录、往来邮件、付款记录等。并就案件详情与温州公司负责人当面进行了交流。由于双方当事人此前已进行过数次交易,因此并未签订书面合同,导致双方对于交易出现了以下争议:尼日利亚客户认为按照此前交易中的付款方式进行付款,而温州公司认为此次交易金额过高,若是采取以往的付款方式则无法承担风险。对此调解员向双方公司强调了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即使是与老客户进行交易,也应该签订书面合同,以便于解决争议,避免交易陷入僵局。 此外,在交流过程中调解员还发现温州公司在本次交易中存在风险,即中信保的保额不能完全覆盖对方未支付的货款,可能导致货款无法完全收回。经调解员提示风险之后,温州公司对交易风险重新进行了评估。 随后,调解员便组织双方以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调解。在调解会议中,调解员合理分析了双方当事人产生争议的原因以及温州公司所面临的风险,阐述温州公司在本次交易中不能采取以往的交易方式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调解方案。随后双方在调解员的协助下积极协商,最终一致同意调解方案。 调解结果 调解会议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采取新的付款方式进行付款,交易继续进行,力保双方公司规避交易风险,维护合作。案件调解成功。申请人对温州调解中心及调解员的帮助表示诚挚感谢。 调解员介绍 马静,北京观韬(温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民主促进会温州市委会联合三支部副主委、民进市委会调研专委会委员、温州市政协特邀信息员、温州市南郊街道商会秘书长、温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鹿城区人民法院司法调解员、温州市涉外律师人才库成员、温州市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团成员。 擅长:善于精准抓住案件重点,对企业合规治理、涉外领域法律业务、国际贸易和跨境企业商业合作等领域的法律框架和业务模式,具有相当成熟的了解。在争议解决与诉讼、资本市场与证券领域、公司股东纠纷领域承办了大量各类案件,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