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港口投资火爆?投资者须知机遇与风险并存! |
|
信息来源:
商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9-12
15:48
浏览次数:
|
|
越南拥有卓越的战略位置、稳定的社会体制以及丰富而低成本的劳动力,一直被预测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有看好就有唱衰,近年来,越南的发展也逐渐浮现出一些问题,其出口增长的障碍之一就在于其国内港口的产能面临不足,发展战略并不具体。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越南开发了一系列以港口为核心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一条条公路、铁路将港口与工业园区、机场相连,越南的港口行业也逐渐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加入。 那么投资越南港口目前存在哪些优势,又具有哪些风险呢? 一、投资越南港口优势 (一)行业前景好,国家政策支持 据越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期间,越南港口投资总额202万亿越盾(约人民币610亿元),其中企业投资占86%,中央预算内投资占14%。 越南航海工程建设咨询股份公司(CMB)副总经理黎进达在2022年11月越南交通运输部进行的一场研讨会上表示,预计下个阶段,越南在海港系统的投资总额将达398.706万亿越盾。其中,到2025年投资金额将达147.164万亿越盾,到2030年将追加投资251.542万亿越盾。 (二)多个港口在建,货物吞吐量大 越南目前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港口正在建设中。 2015年投建的隆安国际港是隆安省的重点项目,也是该省引资的亮点。该港口被九龙江平原地区的投资商评为南部与国内其他地区和国际之间重要的货物集散地。目前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9月竣工,并计划于2023年第二季度开通集装箱业务。 此外,在各海港货物吞吐量预计到2030年将达近6000万吨的背景下,胡志明市也正努力加快在芹耶县(Cần Giờ)建设价值达53亿美元的国际中转港。 据港口设计咨询股份公司(Portcoast)总经理范英俊表示,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动工,一期工程将于2027年投运。 预计芹耶国际中转港项目的码头规模为7.2公里,土地使用需求约为570公顷。该港口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2.4万个标准箱),有望为胡志明市、东南部地区乃至越南经济创造经济突破。 (三)与港口配套的基础设施发达 与港口相配套的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也被逐步提上日程。 正在建设的滨力(Bến Lức)-隆城(Long Thành)高速公路将隆安省与隆城国际机场和盖梅(Cái Mép)-氏威(Thị Vải)港口相连。边和至头顿的铁路线项目,穿过盖梅(Cái Mép)-氏威(Thị Vải)港。河内嘉林至海防的铁路线以 Du Nghia 站为起点,连接沥县(Lach Huyen)港。 随着港口与城市、机场、工业区之间的连接加深,外部物流成本下降,越南的港口价值也在不断增加。 二、投资越南港口风险 (一)港口建设技术较为落后 虽然越南港口建设得到很多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越南在综合工业实力上与我国这样的工业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论是经验、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模式都还没有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二)自然灾害频发 越南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大陆运动频繁,地震、塌方、海啸等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相较中国大部分地区更加严重。同时,越南又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由此引起的暴雨、山体滑坡等洪涝灾害频发。 投资者不得不面临更多不可抗力的挑战,对于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的港口工程来说影响尤其巨大。 (三)经济结构单一,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虽然目前越南依托廉价劳动力以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由此引发的后果就是越南目前的产业结构太过单一,制造行业存在低附加值、高污染、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 过于依赖外国市场和技术,使得越南对国际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弱。一旦制造业遭受打击,将直接导致其进出口贸易缩水,届时港口将会是首当其冲的行业。 (四)法律制度与我国存在差异 越南法律制度与我国相比,在法院结构、案件管辖、诉讼流程、仲裁规范、调解程序、文书执行等问题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投资者如果不了解相关政策规定,也没有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法制环境的变化。一旦触犯越南法律规定,将会面临项目停工、行政处罚等巨大损失,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来源:转载自公众号“鲸圈出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