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商情
运输大动脉莱茵河干旱!德国工业生产受阻 经济恐遭拖累

信息来源: 信息服务部 发布时间: 2023-07-28 17:19 浏览次数:

欧洲热浪带来的经济打击正在逐步显现,制造业强国德国正因为商业运河——莱茵河水位过低,而陷入供应链的麻烦之中。随着莱茵河水位下降日趋频繁,将对德国的制造业产生噩梦般的影响,进而拖累德国经济。

80%的内陆货物运输受阻

莱茵河全长1230千米,是德国商业运输大动脉。德国80%的内陆货物运输依赖莱茵河,包括原油和天然气。

历经2018年和2022年两个低水位期后,莱茵河部分河段水位今年因干旱天气低于可承载满载货船的高度。在莱茵河咽喉要道考布河段,水位在本周早些时候下降至今年最低。考布镇位于科布伦茨市和美因茨市之间,附近河段为莱茵河中段。

路透社26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82亿吨货物通过德国水域运输,比2021年减少6.4%。

工业生产、销售皆受挑战

德国化学品制造商科思创30%的成品通过莱茵河运输,并依靠莱茵河接收其生产的大部分原料。据科思创莱茵河特别工作组负责人Uwe Arndt称,气候变化和频繁的低水位现象给科思创及其他公司带来了重大挑战。

该公司在德国北威州的三家主要工厂都位于莱茵河边,主要生产塑料聚氨酯、聚碳酸酯模克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产品,是汽车、建筑、日用化学品等行业的关键上游。而这三家工厂的产能约占到该公司全球产能的30%。

另一家化工巨头巴斯夫也深受其苦。据巴斯夫称,其已经开始使用低水位可用的货船来为其路德维希港工厂供应物资,该生产基地40%的原材料也通过莱茵河进行运输。对于易燃和有毒的化学品来说,水运通常是唯一可行的运输方案。

巴斯夫副总裁Barbara Hoyer指出,巴斯夫原材料中包括石脑油在内的大多数液体原材料都是通过莱茵河运输的,而巴斯夫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来维持生产,想要从其他地方获取这些原料十分困难。

据公司官网介绍,路德维希港生产了各类化工用品,其生产的聚异丁烯Oppanol应用于从粘合剂到口香糖的各类产品中,电子化学品则供应了德国锂电池、LED等产品的制造。此外,该生产基地也提供了维生素、丙烯酸、二氧化碳等产品。

钢铁大厂蒂森克虏伯则在担心煤炭的供给,2018年德国大旱之时,该公司因为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宣布遭遇不可抗力。此后,该公司长期包下了一列火车,每天供应约3000吨煤炭。

拖累德国经济

根据德国科隆市政公用事业公司的子公司HGK Shipping的说法,能源、化工和钢铁公司运输大量原材料的替代方案有限,短期和中期都没有能力、基础设施和人员来实现水路向陆路的转变。该公司为客户建造货船,目前正在与几家工厂建在莱茵河旁边的公司就低水位驳船进行谈判。

随着炎热天气持续,德国联邦水道和航运管理局预期,莱茵河水位将继续下降。这影响德国大企业经营,进而拖累德国经济。在2018年莱茵河低水位期,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4%。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测,如果莱茵河考布河段的水位连续30天低于78厘米,正如2022年和2018年的情形,德国工业产值将下滑1%。德意志银行先前已预估德国经济2023年将萎缩0.3%。该银行称,持续低水位恐延缓德国经济从衰退中恢复。

物流企业施托尔特-尼尔森公司一名总经理说:“我们预期,受气候变化影响,莱茵河流域极端天气将更频繁出现。”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财联社、环球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