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外国投资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 |
|
信息来源:
商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7-19
17:59
浏览次数:
|
|
伴随世贸组织的加入以及吸引外资的迫切需求,2000年颁布的新《外国投资法》以及相应的优惠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沙特的投资体制,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和开放。同旧法相比,外国投资者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可将利润和资本汇回本国,有权按公司需要来购买资产,也可为自己的雇员提供担保,而这在过去是不允许的。新法律通过承诺在接到申请后的特定期限内给予回复,从而提高投资办理过程的效率。此外,2000年的投资法,促成投资总局(SAGIA)的成立,使得沙特在投资管理方面更加规范,投资总局在审批外商投资项目的同时还提供投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办理程序方面的咨询,有利于投资者进入沙特市场。 但是,2000年的《外国投资法》存在规定笼统,主管机构裁量权过大,投资许可门槛逐步提高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外国企业可以在沙特成立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享受国民待遇。但实际上,沙特政府往往通过单行规章制度对本国国民予以更多保护,法律与实际相脱节,所谓的国民待遇很难成为现实。 一、法律风险 沙特适用伊斯兰教法,许多领域的法律规定未能与国际接轨,实践中外国投资者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和争议很难直接援引现有的法规和执行细则。特别有些法律规定还带有浓重的“沙特利益至上”的特色,扩大沙特政府、企业和公民的权利,外国投资者承担的义务较多。过去几年,在石油美元的支撑下,沙特并不亟须外资的进入,因而早期颁布的《外国投资法》及其执行条例十分简单和笼统,不利于投资争议的有效解决。 二、经济风险 鉴于沙特政府执行政策的随意性较大,投资所涉及的环节较多,程序烦琐,一些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不高,因此,外国投资者在申办投资许可、商业注册登记、用工许可等方面往往比较耗时,经常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 (一)税收政策风险。 沙特的税种较为单一,政府对外国投资者免征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土地税和财产税。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沙特政府根据第102届海合会国家(GCC)财长会议的决定,计划于2018年开征增值税。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税收体制,解决日益突出的居民住房紧缺问题,沙特内阁于2016年6月正式批准对境内未开发的居住或商业用地每年按照2.5%的税率征收土地税。征税采用分阶段的方式,征税对象是拥有超过5000平方米的土地所有人。税制改革将提高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增加经济风险。 (二)工作签证风险。 在沙特,政策出台和实际履行经常存在“时差”,往往不同步进行。尽管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在简化用工许可和签证办理中出台了不少便利化措施,但外国投资者在办理劳工签证时仍经常遇到新问题。 (三)沙化政策风险。 针对失业率居高不下,沙特劳动和社会发展部正在研究改革现有的“沙特化”就业政策,计划颁布新的“沙特化”就业分级制度,即“沙化平衡”就业分级制度(Balanced Nitaqat)。根据新制度,劳工部在划分各行业的就业等级时,不仅要根据所雇佣沙藉员工的数量,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的工资和女员工的数量。就外国投资者而言,“沙化平衡”就业分级制度(Balanced Nitaqat)的实施无疑将增加用工成本,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投资难度。 (四)投资许可门槛提高。 根据沙特投资总局的新规定,新注册和已经注册的公司必须具有高附加值,必须有利于沙特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转移,同时还将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就业纳入考虑范畴。这不仅对外资进入沙特市场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对已经获得投资许可的外资公司也构成了挑战。 三、宗教环境风险 受语言、宗教和文化的影响,非穆斯林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外国人在同当地政府打交道时经常会遇到交流障碍。实践中,外国投资者很难享受到《外国投资法》所规定的与沙特当地公司同等的待遇。根据沙特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内部规定,外国企业在商业注册、缴纳税款、申办用工许可和纠纷处理等方面必须委托沙特公民作为代理人,否则很难完成。 四、风险防范建议 (一)重视前期调研和风险评估 全面了解和掌握与投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准确评估投资的风险和利弊。鉴于沙特市场的特殊性,外国投资者应将时间拖延成本、政策风险成本、合同变更成本等计算在投资成本内,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 (二)提高对沙特市场和投资环境的认识 实际操作中,沙特政府并不完全遵守《外国投资法》中给予外国投资者的优惠待遇,很多新出台的规定和政策短期内难以“落地”,相关部门往往通过独立的规章制度对本国企业和国民给予更多保护,外国投资者不易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同等待遇。 (三)发展关系网,借力拓展投资业务 阿拉伯独特的文化赋予沙特本地公司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特权。虽然《外国投资法》规定合法注册的外资企业不必通过沙特代理人进行商务活动,但在实践中,没有当地人的参与,外资企业将遭遇无法预测的排挤和障碍。对此,投资者应利用沙特市场的这一特点,加强与本地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关系网,或通过合作创造更多机会,或与当地公司进行利益捆绑,拓展在沙特的经营业务。 (四)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积极推行国际化管理理念,建立国际化管理体系。投资者应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国际化管理团队,在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商务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引入国际高端人才或咨询公司,有效控制成本,确保投资收益。 (五)借助投保方式规避风险 鉴于在沙特投资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建议企业通过在保险公司、银行等保险金融机构和专业风险管理机构购置有关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类的财产保险和人身安全保险等保险产品,或借助各类担保业务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确保自身利益。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沙特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