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肯尼亚对外贸易问题及对策 |
|
信息来源:
商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10-25
15:04
浏览次数:
|
|
一、中肯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20多年来,中肯贸易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目前两国贸易仍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中肯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对肯出口的不断增长,肯对我出口增长较缓慢,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国经济的结构不平衡性所导致,肯自中进口商品种类的价值大于中自肯进口的商品种类价值。长期的贸易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由于肯尼亚发展较中国落后,所以两国经济之间结构的不平衡性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除了两国经济间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外,中肯两国贸易合作还存在下列问题:对中国而言,中国企业在进入肯尼亚市场之前未能对肯尼亚市场进行深入了解,这使得中国的许多优质商品未能顺利进入肯尼亚市场,即对肯市场开拓不够。虽然肯尼亚为外资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但由于肯尼亚基础设施的落后性使得中肯双边贸易环境也存在相应问题。此外,中国企业在了解当地人民文化习俗、法律规则政策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尤其在环保方面的措施需要引起重视。最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使得我国一些质量低劣的商品进入肯尼亚市场,这对中国在肯的正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对肯尼亚而言,肯尼亚的投资环境恶化,吸引外资能力减弱,在肯尼亚的安全问题比较严重,需要肯尼亚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建设和平稳定的肯尼亚发展环境。同时肯尼亚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肯尼亚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中方才可同肯方一道为中肯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此外,中肯双边贸易还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由于肯尼亚的特殊历史发展因素,使得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仍然占据着肯尼亚大部分的主要市场,这一情况将不可避免的对中肯贸易的发展产生影响。加之西方舆论对中国在非洲的非议,使得中国在同肯尼亚发展双边合作时要面对一些错误的说法与态度。 二、中肯贸易合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中肯两国经贸合作中存在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需要从中国、肯尼亚、其他等三方面解决: 首先,从中国角度而言。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鼓励从肯尼亚进口,并且扩大对肯投资,从而促进双边贸易的平衡增长,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同时中国正在加大中肯合作领域,通过在基础设施、经济特区建设、投融资等领域方面的继续合作,兼顾肯方利益,从而促进中肯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此外,中国企业在进入肯尼亚市场之前需要对肯尼亚当地的经营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市场了解。最好通过市场调查问卷进行投资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之后再决定是否要入驻肯尼亚市场。同时在进入肯尼亚市场后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非洲国家特别重视环保问题,中国企业在肯尼亚进行投资,要提前做好环保成本方面的预算,严格遵守环保法律,以防肯尼亚环保专业督察员对中国企业环保问题方面的责难。中国企业除了要做好市场方面的调查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在企业责任方面注重培养本土员工,保证本土员工与中方员工平等的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本土员工业务能力,保证工人权益,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企业的担当力。面对文化差异,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其次,从肯尼亚角度而言。肯尼亚政府应保证肯尼亚政局的长期发展与稳定。只有肯方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才可进入肯尼亚为肯尼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除此以外,肯尼亚自身还需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生产力水平,通过合理利用各项援助发展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对待中肯关系时,要进行客观评价,不要在没有经过调查的基础上就听信西方媒体,对中肯关系进行不当评价。 最后,从其他角度而言。中肯双方还应加强互相之间的民间交往,同时继续深化中肯双方的政治基础。中肯政府层面的交往频繁,但中肯人民间的交流互动却较少。未来在中肯发展双边关系时,应该鼓励中肯双方人员到各自的国家进行访问,增进人民间的深入了解,消除以往形成的误解。只有夯实中肯民间交往的基础,中肯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才能继续快速发展。中肯双方在政治上也需要增加互信,因为良好的政治基础将为两国的贸易关系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此外, 我们可以发现,在解决中肯贸易合作的相关问题时还要同肯尼亚的其他贸易伙伴一道努力去扭转肯尼亚在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肯尼亚自外进口时,欧洲和中东为其主要进口地区,中国则处于中间地位。肯尼亚自内出口时,非洲和欧洲处于第一、第二位,中国则处于最后一位。因此在解决中肯贸易合作存在的相应问题时,还需要从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去考量,要通过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协调运作才可以解决肯尼亚在长期对外贸易中处于的不利地位。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肯尼亚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