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共建国际海事争端解决优选地第五届自由贸易港(区)国际海事法律论坛成功举办 |
|
10月24日,作为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配套活动之一,以“凝聚智力 共商共建国际海事争端解决优选地”为主题的第五届自由贸易港(区)国际海事法律论坛在舟山新城举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虎,中共舟山市委副书记、舟山群岛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高浩孟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 李虎在致辞中表示,浙江自贸区自设立以来,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舟山立足建设世界强港和航运物流枢纽的部署定位,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支持中国海仲在舟山设立分支机构。中国海仲作为中国唯一以解决海事海商、交通物流争议为特色并涵盖其他商事争议的国家级涉外仲裁机构,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完善仲裁服务的方式手段,推动仲裁服务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高浩孟在致辞中表示,法治在自贸区提升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自贸试验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中心、计量争议仲裁中心在舟山落户,中国贸促会首个自贸区试验区(海事商事)调解中心在舟山挂牌,我们已经构建起了从商事调解到海事仲裁,再到司法诉讼的全链条国际化纠纷解决机制,标志着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法治保障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本次论坛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省贸促会、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舟山市贸促会、中国海仲(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承办;同时得到宁波海事法院、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舟山海外联谊会、中国农业银行舟山市分行、中国海仲上海总部、中国海仲(海南)自贸区仲裁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贸促系统、行业商协会、高校、律所等机构及航运、物流、船舶等300余位专家代表出席论坛。论坛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办会思路,聚焦全球海事海商领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致力于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际海事法律交流合作平台。 海事法律服务是自由贸易港(区)法治体系中的基础性配套服务,也是衡量自由贸易港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论坛上进行了三项成果发布,全国首个“一站式”海事商事法律服务中心、浙江自贸区“一站式”海事商事法律服务中心揭牌,《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正式发布,舟山市贸促会与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这些都将大力推动舟山涉外法律服务驶入快车道,持续优化自贸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共举办“一主二分一专”四大板块活动,7位来自商事、海事仲裁领域的专家,分别作香港海事仲裁的发展及HKMAG仲裁、如何选择仲裁所在地等主旨演讲,现场气氛热烈、将本次高峰论坛推向高潮。来自国际组织、法院、律所、高校等发言的12位嘉宾,分别围绕RCEP框架下贸易与投资风险防范、国际航运中心制度创新与发展两大主题进行发言,内容精彩纷呈,深受欢迎。在经贸对接环节,代表们围绕油气交易、石化新材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为实现共赢发展寻找合作良机。 浙江省贸促会副会长林炜、舟山市贸促会会长庄继艳等出席论坛。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浙江之声、每日商报、浙江贸促视频号、新华社现场云、浙企之家、舟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等主流媒体平台对论坛进行视频直播和宣传报道,线上观看人数近3万人。 据悉,自2018年11月首届自由贸易港(区)国际海事法律论坛成功举办以来,目前已经举办了四届,共有37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仲裁与调解机构、行业商协会、律所、高校、企业的1000余位嘉宾莅临舟山参加会议,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2万。 |
打印 关闭 |